上海资讯网

“中和聚”智•守正创新:洞见售电市场从规模扩张到质量制胜的治理跃迁

2025-07-18 17:26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2598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布。改革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电价的机制,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这是一项惠及民生、惠及企业的利好举措,其秉持“民事不可缓”及守正创新的理念,值得企业用心领悟。

在“双碳”目标与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售电行业作为电力市场的核心主体,其发展质量、法治化意识以及售电企业和用电企业对电力改革的政策解读和认知,关系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与企业运行成本。从2015年电力改革至今,我国售电市场历经“破局”“扩容”“规范”“稳定”4个发展阶段,当前正站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取胜”转型的节点。本次电力改革,旨在更好地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前提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售电公司是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之间的桥梁,售电公司将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精准匹配给发电企业,并将火电、水电、绿电、核电等各种形式的电能销售给终端电力用户,以满足用户高标准、高质量的用电需求,同时降低电力用户的用能成本,减少电力系统的能源损耗,推动电力价格透明化、市场化。售电公司的主要职责包括用电量精准预测、电价预测、电力采购、电力销售、市场交易、辅助服务等,遵循市场规则,推动电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随着国内大循环的活跃,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年末,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持续上升,这是企业应该把握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政策更新、市场波动、问题暴露及有序化解等因素都在推动行业向“市场化、规范化、法治化”转型。

当前,以制度化、规范化为主导的企业传统管理思维需要提升到治理的认知层面。企业管理的过程,是将计划拟定、组织安排、指挥执行、协调各方以及控制进度等环节逐一落实的过程。治理则更多地强调相互协商、公平参与、共同参与的概念。由“管”到“治”,虽然是一字之差,但在认知层面上差别很大。从管理到治理,体现了企业社会角色的转变。这一转变,在社会治理和企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企业应该实行“事前预防、遇事调解、明确权益、相互协同、共同受益”的治理理念,增强企业的可信度和权益保障。有市场就需要规范,有规范就需要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用电和售电企业都要遵循市场化的规则,这是法治化的基本共识。

中和聚为代表的售电企业应坚持“守正创新、个性服务”的理念。通过融合市场历史数据、气象信息、政策趋向、市场化需求等多维度参数,精准解读和把握电价波动与电力市场走势,为用电企业提供有序、规范、合理、兼顾、共赢的良好服务。

在市场服务方面,中和聚深入洞察每位用户的差异化用能需求,以用户企业的用电曲线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开展全面且精准的宏观与微观测算,从而为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用电方案。

与此同时,中和聚在常规电力交易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绿电绿证、光储一体等综合用能服务。通过这种方式,中和聚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与竞争力,朝着“绿能整合、服务创新、技术引领”的售电行业领军企业目标稳步前行。

未来十年,售电行业将经历“从单一交易到生态服务”“从人工管理到数字赋能”“从规模竞争到质量制胜”的三大跃迁,这就倒逼售电企业必须提升治理能力,塑造相应的企业文化,具备更好地为用电企业服务的能力和素养。

售电企业应坚持“守正创新、个性服务”的理念。通过融合市场历史数据、气象信息、政策趋向、市场化需求等多维度参数,精准解读和把握电价波动与电力市场走势,为用电企业提供有序、规范、合理、兼顾、共赢的良好服务。

在市场服务方面,售电企业应深入洞察每位用户的差异化用能需求,以用户企业的用电曲线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开展全面且精准的宏观与微观测算,从而为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用电方案。

与此同时,企业在常规电力交易的基础上,拓展绿电绿证、光储一体等综合用能服务。通过这种方式,企业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与竞争力,从而朝着“绿能整合、服务创新、技术引领”的售电行业领军企业目标稳步前行。

【作者系中和聚(北京)能源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Linda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上海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