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资讯网

西学中不难,取信病人难,捅破窗户纸,还得是AI

2025-09-30 13:59   来源: 上海资讯网    阅读次数:3731

      为了维护医疗体系安全,国家在大力发展中医药。“西学中”培训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医院广泛开展,参加“西学中”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已成为西医获取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处方权的重要途径。“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受过高等教育的医生“西学中”本不应该是啥难事。

      现实是,许多参加培训的西医即使获得证书,临床开方时仍信心不足。有中医专业学生坦言“学医八年仍不敢开方”,短期培训的西医师更是如此。医生要想留住并治好病人,核心是要“拿住病人”,即获得患者真正信任。如今患者获取医疗知识的渠道多元,若对医生缺乏信任,可能不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服药,疗效自然无从谈起。

      普通医生没有三甲专家和国医大师的光环,靠什么赢得信任?观察发现,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往往始于医生准确预判了他们的某些自知身体状况,惊呼“真乃神医矣”。另外,数据天生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西医的化验单、影像报告之所以让患者信服,正是因其提供了客观依据。

      中医诊疗同样可借助技术手段获得这样的客观数据。传统中医传承依赖“师带徒”,脉象的“位数形势”、舌象的“神色形态”多依赖个人感知,难以言传。而现代AI工具借助科技手段,将主观感知转为客观数据,极大降低了学习与实操门槛。以脉象仪为例,它能生成波形图与多项参数,让医患直观理解“弦脉”“滑脉”等抽象脉象的物理特征。舌诊仪则通过高清图像识别技术,分析舌色、苔色、厚薄等指标,为辨证提供可视化依据。这些工具让“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中医诊断变得清晰可见、有据可循。

      在临床中,医生可在诊断前让患者借助AI中医辅助工具完成望闻问切流程。以知医邦的ChatiSS查体·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为例,它融合多源信息,结合大数据与AI算法,通过舌诊、脉诊、问诊一套流程,生成专属诊断结果,为医生提供全面的辨证参考。该结果通常非常全面,总有几点能切中病人的自知身体状况。在北京一场医疗展上,一位女士体验ChatiSS后,看到系统推荐的“玫瑰花+代代花”时特别激动——她因脸上有斑,曾了解过这两种药材泡水有助淡斑。系统结果与她的认知吻合,让她觉得诊断很“准”,对后续医生建议也更信任。

(张女士体验ChatiSS后系统为其推荐“玫瑰花+代代花”加减药对)

      医生能借助AI生成的诊断结果与患者沟通,比如指着屏幕说“你看,舌边有齿痕,说明体内有湿气”,“这是伏脉,可能有息肉、肌瘤、囊肿、肿瘤那个啥的喔”,这种可视化的数据论证,比单纯说“你体质不好”更有说服力。

(王女士体验ChatiSS后,系统根据其舌脉信息,提示身体状态可能有“囊肿”)

      同时,AI生成的标准化诊疗报告记录了舌象、脉象、症状等信息。患者复诊时,医生调出之前记录对比,治疗前后变化一目了然——患者看到身体在好转,自然更信任医生;医生看到疗效,开药也更有底气。

(某医学博士借助ChatiSS系统为患者做AI诊疗,留下诊疗记录做对比)

      AI不能替代医生,它只是个工具,为医生提供客观数据,帮助诊断更精准、与患者沟通更顺畅,是帮助医生获取病人信任的利器。


责任编辑:周朝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上海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